以绿为笔 擘画美丽山西新图景

  • 发布时间:10-06 10:26
  • 新闻来源:山西新闻网
  • 责任编辑:潘鹂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突出位置,全方位、全地域、全过程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我省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论述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突出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全省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人民群众生态获得感进一步增强,美丽山西建设迈出坚实步伐,我省污染防治攻坚战成效考核连续两年被党中央、国务院评为优秀等次。

    表里山河,蓝天白云、青山绿水逐渐成为常态,从北到南,谱写着一曲曲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动人乐章。

    攻坚气环境

    秋风起,天高云淡,走在大同的街头小巷,仍是绿意葱茏。9月19日,记者遇到了刚刚结束悬空寺游览的北京游客马俊雅,说起大同的环境,她给记者展示了刚买的冰箱贴:“你看,冰箱贴上面也有大同的白云呢。这几年我经常和家人朋友来大同游玩,每次来天气都特别好,也能看到街上锻炼身体的人越来越多,这些都是百姓共享美好生态的生动体现。”近年来,大同市持续开展工业企业深度治理提标改造、清洁能源替代等工作,有力捍卫了“大同蓝”。

    不仅在大同,放眼三晋大地,蓝天白云已是良好生态环境最直观的体现。

    我省处在京津冀及周边、汾渭平原两大重点区域,大气污染防治任务重。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不断推进精准治污,坚决打好大气污染综合治理攻坚战,全省环境空气质量逐步向好。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习惯每天打开手机,查看一下当天的空气质量。行业内在描述空气质量综合状况时,有一项指标数字越小,表明空气质量越好,这一指标就是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来自省生态环境厅的数据显示,2013年—2023年,我省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由7.81降至4.48,下降42.6%;优良天数比例由50.3%提高到76.0%;重污染天数比例由8.8%降至0.9%,已连续3年达到基本消除重污染天气标准(1%以下)。与2013年相比,2023年PM2.5下降40微克/立方米,为37微克/立方米,下降51.9%;PM10下降44微克/立方米,为74微克/立方米,下降37.3%;SO2下降53微克/立方米,为12微克/立方米,下降81.5%;NO2下降2微克/立方米,为31微克/立方米,下降6.1%;CO下降3.3毫克/立方米,为1.4毫克/立方米,下降70.2%。

    这一系列下降的数字,是我省为蓝天白云付出的不懈努力,进行顶层设计,开展省级督察,推进铁腕治污,坚决遏制污染,让百姓共享更多好天气。

    夯实水支撑

    9月初,记者走进位于太原市晋源区姚村镇的太原市再生水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在基地的深度处理车间里,一排排白色管道正对来自上游污水处理厂的水进行深度处理。之后,这些经过深度处理后的水通过输水管道,源源不断地为工业生产、城市绿化等提供高品质的用水。

    太原市再生水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翟海英介绍,经污水处理厂处理后达到排放标准的“废水”,在再生水综合利用示范基地被处理成堪比纯净水的一级除盐水,可满足企业高品质用水需求。

    数据显示,城市污水经收集处理后,其中70%的再生水可以再次循环使用。太原市近年来做活“水文章”,答好“生态卷”,为助力实现“一泓清水入黄河”注入新动能,为筑牢黄河流域生态屏障夯实了水支撑。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省生态环境厅会同省直有关部门和各市通力协作、密切配合,强化“查、测、溯、治”,全面加强监管治理力度,扎实推进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修复,全省水环境质量得到不断改善和提升。地表水国考断面优良水体比例由2016年的48.3%跃升至2023年的93.6%,首次超过全国平均水平(89.4%),劣Ⅴ类断面比例由2016年的27.6%到全部消除。海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达100%;黄河流域优良水体比例达90%;汾河流域国考断面水质全部提升至Ⅳ类以上,优良水体比例达80.9%;沁河、丹河、滹沱河、清漳河、浊漳河、唐河、沙河等主要河流出省境断面稳定达到Ⅱ类水质以上。

    鱼翔浅底,水脉畅清,不仅是提升水生态环境综合质量,更是维系“你看那汾河的水呀,哗啦啦啦流过我的小村旁”的儿时乡愁。

    严控土环境

    今年7月,太原化学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太原市生态环境局签订了土壤“修复工厂”项目战略合作备忘录。未来,双方将通过“修复工厂”模式,引入先进技术,创新管理模式,对受污染的土壤进行系统修复,为助力省城乃至全省土壤修复治理贡献力量。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紧紧围绕让人民群众“吃得放心、住得安心”总要求,源头整治与安全利用双管齐下,持续深入打好净土保卫战,全省土壤污染风险得到基本管控,土壤环境状况总体保持稳定。

    强化农用地土壤污染风险源头防控,持续开展农用地土壤镉等重金属污染源头防治,聚焦重有色金属矿区深入开展历史遗留固体废物排查整治,并推动分阶段治理,加快推进受污染耕地成因排查,为精准采取断源措施奠定基础;巩固提升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水平,2023年全省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8.8%,较国家下达的年度目标高出7.8个百分点。

    在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防控方面,严格重点建设用地准入,联合自然资源部门持续完善重点建设用地准入联动监管机制,从源头上强化制度保障,严控违规地块审批;建立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月调度通报排名制度。2023年全年开发利用的323块重点建设用地全部开展了土壤污染调查评估和风险管控,全省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达到100%。

    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党的十八大以来,我省坚持绿色发展,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用最严格的制度保护生态环境,全省大气、水、土壤生态环境质量持续好转。未来,我省将继续紧盯污染防治重点区域、重点领域、关键环节,集中力量深入打好攻坚战,全力推进美丽山西建设,让三晋百姓享受到越来越多的生态福利。

分享到:

相关新闻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人湖共生向未来——来自中部大湖的保护治理故事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人湖共生向未来——来自中部大湖的保护治理故事

新华社  10-03 16:29


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万里河山更加多姿多彩(奋进强国路 阔步新征程)

人民日报  10-03 16: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