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以食为天”,面食是中国人饮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也常被制作成面塑用以寄托和表达情感。2008年,作为面塑花馍代表的闻喜花馍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面塑花馍,是一种传统食用塑作艺术,也是一种与民众生活十分贴近的节俗艺术。每逢传统佳节,北方地区不少家庭都会依照当地习俗制作花馍。各地不尽相同的风土人情和礼俗讲究,令花馍拥有了丰富的表现形态和鲜明的地域特色。面塑花馍别致的造型和斑斓的色彩,不仅将传统节日装点得氛围浓郁,也充分展示了劳动人民的审美和艺术才能,使蕴含在民间习俗中的文化传统得到传承和彰显。
——编者按
揪下一小块红色面团,双手轻轻一扭、一捏,再用小梳子“修理”几下,一个燕子造型便诞生了。贺铁芳把“燕子”贴到眼前的作品上,完成最后一个彩色装饰。审视眼前,这竟然是一架由面团做成的“飞机”!“飞机”被固定在点缀有红花绿叶的长方体底座上,仿佛正腾空而起、斜插云端。
“快过年了,这架‘飞机’是一家航空公司定制的花馍作品,我们团队根据模型进行了还原和再创作。”贺铁芳今年45岁,过去十几年自己开店卖花馍,现在是山西运城市闻喜县卫嫂花馍公司研发团队的负责人。“这些年,闻喜花馍的名气越来越大,我的收入也越来越高了。”
花馍,对当地群众来说再熟悉不过。从小,贺铁芳就看着大人们做花馍,尤其是快过年的时候,村里左邻右舍都来帮忙,热闹又喜庆。“我们闻喜有一句话,叫做‘有花馍就有事,有事就有花馍。’无论是婚丧嫁娶还是逢年过节,都离不了花馍。”
近两年,成为县级的非遗传承人后,贺铁芳对花馍的兴趣越来越浓厚。“闻喜花馍有上千年历史,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很多中华传统优秀文化。”贺铁芳指着几件几层高的花馍介绍,“这是龙凤呈祥、这是百鸟朝凤、这是寿比南山……”
从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的同时,贺铁芳带领团队不断推出创新作品。国庆节,她设计了天安门造型的花馍;反腐倡廉主题,则用荷花造型的花馍表现;运城市是蔬菜大市,她做了几层高的花馍,每层中间,点缀着用面团做成的翠白菜、红苹果、紫茄子……贺铁芳高兴地说:“这是大丰收!现在,我们的生活越来越幸福,花馍的造型肯定也会越来越多!”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