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人大代表郝旭:种地靠科技 不再看天收

  • 发布时间:03-03 19:23
  • 新闻来源:山西日报
  • 责任编辑:张晋荣

    在有着“八十里丁字平川”美誉的五寨县,农田里依旧积雪斑斑,玉米秸秆残破成碎片,半掩进泥土里,只待春耕的到来。在小河头镇胡会乡接壤地,望着万亩良田,种了一辈子庄稼的李永贵感慨道:“我们老两口年龄大了,家里的15亩土地没人耕种,荒草都齐膝高了。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有技术有实力,土地流转出去,连片耕种土豆,我们也多了份收入。”

    “撂荒地”变成“淘金田”的背后,就是蓝顿旭美,公司掌门人就是全国人大代表、蓝顿旭美食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郝旭,他深耕马铃薯产业十余年,敏锐地将企业发展的“触角”延伸到马铃薯全产业链,在五寨县通过土地流转建设起3万亩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示范基地,形成了“田成方、地成块、渠相连、路相通、旱能灌、涝能排、机能耕”的现代集约化生产格局,旺了产业,富了乡亲。

    几年来,郝旭积极推进山西马铃薯产业集约化发展,不仅提出具体建议,还与其他全国人大代表及相关单位组成专题调研组,深入山西、内蒙古、陕西、河北、甘肃等省份实地考察,共同探讨加工型马铃薯产业发展方向。企业发展过程中,郝旭愈发感受到农业科技创新的重要性,去年全国“两会”期间,他提出“关于攻关种源技术,打牢粮食安全基础”的建议,随后收到了来自农业农村部的书面答复。

    “2021年,五寨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示范基地通过测产,我们自主研发的‘旭美一号’至‘旭美四号’亩产全部超万斤。”郝旭说,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让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牢牢端在自己手中,促进农民增收,迫切需要发挥科技的引领和支撑作用。

    “起初我们都认为是在‘放卫星’,但一年种下来,真是给上了生动的一课。”村民刘存如去年也在自家的地里种了2亩土豆,与一路之隔种植的现代化加工型马铃薯的长势形成了明显的差别,个头差下一半。刘存如说,种地靠科技,不再看天收,科技能在庄稼地里“生根发芽”。

    今年全国“两会”,郝旭依然关注农业科技创新这个话题。“我们为攻克制约马铃薯产业发展瓶颈,一方面积极开展种源‘卡脖子’技术攻关,加强马铃薯良种繁育和科研创新,建立现代加工型马铃薯种植基地,带动农民增产增收,稳定就业。另一方面不断加大科研投入,在马铃薯精深加工高质量发展上持续发力,与顶尖国际科学家、院校合作,围绕马铃薯全产业链进行全方位研究。”郝旭说,农业科技创新是推动农业现代化可持续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途径,自己会一直深耕该领域、推动发展,为实现马铃薯产业在山西高质量发展作出贡献。(记者 杨文俊)

分享到:

相关新闻

全国人大代表张宏祥:乡村振兴 产业先行

全国人大代表张宏祥:乡村振兴 产业先行

山西日报  03-09 19:17


全国人大代表李志强:高质量履职 做人民忠实代言人

全国人大代表李志强:高质量履职 做人民忠实代言人

山西日报  03-09 1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