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忻州市岢岚县,走进即将整村搬迁的赵家洼村、宋家沟新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考察脱贫攻坚工作。他深情嘱托,“希望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殷殷嘱托,催人奋进。我省持续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大力发展特色产业,加快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省委团结带领3500万三晋儿女不断创造着更加美好的生活。如今,全省脱贫地区和总书记考察过的赵家洼村、宋家沟新村一样,已经迈上新的奋斗起点,在乡村振兴的大道上阔步前行。
背景链接
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易地搬迁后续扶持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中之重,把集中安置区和搬迁脱贫群众作为防止规模性返贫的重点区域、特殊群体,加强组织领导、完善政策举措、补齐短板弱项,取得明显成效。2021年、2022年,忻州市、大同市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先后受到国务院表彰激励;2022年7月,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暨促进就业帮扶车间发展工作会议在我省召开。
就业渠道持续拓宽。深入开展外出务工输送一批、就地就近就业一批、公益岗位安排一批、以工代赈安置一批、技能培训提升一批、自主创业扶持一批等“六个一批”就业帮扶,促进搬迁群众高质量就业。每年组织开展搬迁群众就业帮扶专项行动,出台交通补贴、稳岗补助、用人单位吸纳就业补贴等多项促进就业奖补政策,调动市场主体和搬迁劳动力务工就业积极性,确保了有劳动力且有意愿的搬迁脱贫家庭每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
产业支撑不断增强。积极规划后续产业项目,用实衔接补助资金,引导安置区和搬迁群众以多种形式参与产业项目建设发展,不断丰富产业项目与搬迁群众之间的利益联结机制。支持安置区配套产业园区提档升级,优先安排吸纳搬迁脱贫劳动力就业的各类经营主体入园发展,在厂房、租金、用水、用电等方面给予减免优惠。“十四五”以来,全省规划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项目846个,投资16.45亿元,惠及搬迁脱贫人口39.63万人(次)。
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不断完善安置区路水电气房网等基础设施,聚焦共享教育、医疗资源和养老保障等重点难点问题,推动公共服务设施扩容升级,确保了搬迁群众与迁入地群众平等共享公共服务资源。推动大中型安置区与所在城镇一体规划布局、一体建设提升,推动城镇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资源要素向农村安置点延伸覆盖。
治理体系更加完善。建立健全以党组织为核心、居(村)委会为主体、驻点工作队全面参与、网格员为依托、群团自治组织为辅助、物业管理为补充的社区管理服务体系。把基层党组织建在网格上,将组织优势转化为治理优势。省级出台文件,明确迁入地对搬迁群众各项权益保障负主要责任、第一责任,保障搬迁群众各项权益落实。建立起驻点工作队为基础的防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体系,夯实筑牢防返贫底线。
李全宏
宋家沟群众文艺演出精彩纷呈。
6月21日,天蓝山青。岢岚县第7届“6·21乡村文化旅游季”在宋家沟新村盛大开幕。
2017年6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忻州市岢岚县,走进即将整村搬迁的赵家洼、宋家沟新村易地搬迁集中安置点考察脱贫攻坚工作。他深情嘱托,“希望乡亲们同党中央一起撸起袖子加油干,让好日子芝麻开花节节高”。
7年来,忻州市忠实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聚焦“稳”字做好搬迁后扶“后半篇文章”,有序创建就业帮扶好、产业带动好、社区治理好、权益保障好、融入环境好的“五好社区”,不断增强搬迁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一业兴带来百业旺,奋斗换来好生活。”如今的宋家沟新村已经发展成4A级景区,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游存明自豪地介绍,去年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20多万元。他的话语也代表着忻州所有搬迁群众的心声。
聚焦权属权益,让搬迁群众放心来
经历过苦,更珍惜甜。从赵家洼黄泥屋搬迁到县城广惠园楼房的刘福有大爷笑着说,“有了党的好政策,日子越过越舒心”。
同搬迁群众站在一起,就知晓何以解忧,如何排愁。忻州市把保障搬迁群众后续权益作为搬迁后扶的核心内容,出台《关于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对象后续权益保障工作的通知》,梳理明确搬迁群众应享有的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社会保障等四大类23项权益,厘清迁出地、迁入地的权益保障边界和范围。
广惠园社区党委书记尹建明介绍,其中迁出地保障承包地合法权益、林地合法权益、退耕还林、荒山造林、土地复垦增减挂、光伏、原村集体组织成员身份及集体资产收益分配权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支持政策等8项权益;迁入地保障选举权、被选举权、知情权、参与权、决策权、监督权、党组织关系、干部选用、子女教育和文体娱乐、医疗保障和养老保险、城乡低保、特困供养、监测帮扶、户口转移、新增住房需求等15项权益。
纸上的文件如何让搬迁群众“读”懂?尹建明说:“说千遍不如做一遍。搬迁群众有事了,社区工作人员就要往回揽。揽回来,帮着办,一个人遇到的事往往是一类人的事,这样一传十十传百,慢慢大家都明白文件上到底说了些啥。”该社区通过窗口通办、专业代办、志愿帮办等多种服务,实现居民服务“零距离”,建起了一座衔接搬迁群众从故乡到异乡、从农民到市民转型的桥梁。
聚焦生活生计,让搬迁群众安心住
广惠园是岢岚县县城集中搬迁安置区,安置了全县82%的易地搬迁户,涉及包括赵家洼在内的全县10个乡镇117个行政村1773户5029人。让四面八方的人搬到一起能够和谐相处,这是对搬迁后扶体系和社区治理能力的双重考验。
忻州市强化体系建设,全市68个集中安置区全部实行“乡镇(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总支、党支部、党小组”和“乡镇(街道)、社区居委会、居民小组、总楼长、单元长”的社区“双五级”管理体系,实现了基层党组织、基层群众自治组织、“一站式”社区服务中心、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选派全覆盖,让搬迁群众8万余人的大情小事有人管、困难有人帮。
楼上漏水、楼道堆放杂物、充电桩安装、物业管理、招工信息发布……解决这些关乎社区居民生活生计的事情,除了实行网格管理,“板凳议事会”是广惠园社区开展政策宣讲、了解群众急难愁盼问题的一把“金钥匙”。尹建明说,通过一场又一场的“板凳议事会”,一道道社区治理难题迎刃而解,不仅打通了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也让居民在日积月累中逐渐有了归属感,真正成为社区的主人。
79岁的老党员白发兴感慨地说:“刚来那几年,我们见面打招呼都是问,你是从哪个村搬来的,现在楼下碰见不认识的就问,你在几号楼几单元住的了。”
让搬迁群众的文化、生活、医疗、养老、教育、就业得到了充分的尊重与满足,广惠园社区入选首届中国乡村振兴品牌大会“乡村治理优秀品牌案例”,先后被评为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平安山西建设示范社区,全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五好社区”。
聚焦就业创业,让搬迁群众干劲足
早上5点半,还有些微凉,沈姚付和老伴儿已经开始了一天的忙活,他们要给来村里旅游的游客提前准备好凉粉。7年前,搬到宋家沟新村后,沈姚付不等不靠,借着旅游的东风,支起了凉粉摊。他说:“撸起袖子加油干,越奋斗生活越好。”
忻州市把产业就业作为保障搬迁群众生计的首要任务,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强易地搬迁后续就业帮扶工作的意见》,培育增收产业,构建“市有基地、县有园区、村有车间、户有工坊”的就业体系,保障稳定就业。截至去年年底,全市搬迁脱贫劳动力实现就业32260人,就业率97.22%,实现了有劳动能力的搬迁脱贫家庭每户至少一人稳定就业。
北京夏初科技集团宋家沟采摘园里,远道而来的游客兴致勃勃地采摘草莓。
随着乡村游火爆,宋家沟先后建设运营91座设施大棚,引导26户村民建起民宿客栈77间,扶持95户农户发展小买卖、小养殖、小作坊等庭院经济,带动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从2017年底的6391元提升到去年底的16620元,其中易地搬迁群众收入达到17970元。
“吃上旅游饭,还要吃好旅游饭。”游存明说,依托宋家沟4A级景区和相连的王家岔宋长城3A级景区,下一步,将聘请专业设计运营团队,重点围绕民俗风情、红色党建、山水休闲、农耕体验等文旅产品进行集中打造和开发,使文旅产业真正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2021年以来,忻州市44个县城集中安置区、24个农村集中安置区中,已成功创建43个“五好社区”,其中14个安置区“五好社区”创建获得省级授牌。为进一步深化易地搬迁后扶工作,忻州市又提出建设智慧社区,让搬迁群众乘上数字化的“时代动车”。
山西日报记者王利强
特写1
向阳街上向阳生
踏着夕阳的余晖,一辆辆流动推车从四面八方陆续汇集到向阳街上。华灯初上,吆喝叫卖声、孩童嬉笑声交织在一起,街头巷尾小吃飘香,原本安静的社区一下热闹起来。
向阳街上的摊主大多是广惠园社区的居民,搬出山庄窝铺后,乡亲们的生活条件大为改观,不少人萌生了在家门口创业的想法。
31岁的马小飞是高家会乡五里水人,2019年5月,一家三口住进了新家,他家楼下就是向阳街。
广惠园全景。
今年1月,看到朋友推荐的烧烤技能培训,马小飞便跟妻子丁楠商量着在家门口摆摊创业。在社区居委会的帮助下,小两口的摊点顺利开张。
“以前在村里,山高坡陡收成不好,无奈四处漂泊打工,现在不仅住进了亮堂的楼房,还有了自己的小生意。”马小飞动作麻利地翻转烤串,还不时刷油上料,脸上笑意满满,“现在的好生活离不开党的好政策,自己更要加把劲,让脱贫后的日子过得更有滋味!”
“开张不到半年收入近3万元,前段时间赶上端午市集,每天营业额在500元左右,时间还自由,挣钱带娃两不误。”马小飞说。现在,自家的烧烤摊经营得有声有色,一家人其乐融融,陪伴好孩子、照顾好父母是两人最大的心愿。
为了帮助更多群众实现楼上“安居”、楼下“乐业”,广惠园社区从2021年开始分批邀请忻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前来开展面点、家政、电工等技能培训,受益群众百余人,并把流动摊点集中到了向阳街上,引导群众规范经营。
“前段时间社区开展走访调查,为像马小飞一样符合条件的脱贫户申报了自主创业补贴,根据情况可以补助500元到2000元不等。”广惠园社区居委会副主任孙越峰说。
夜幕已深,马小飞摊位前的烤炉烧得正旺,在弥漫升腾的烟火中,满是幸福生活的气息。
薛志浩
特写2
连心桥畔旅游兴
走进岢岚县宋家沟村,村里的青石板路宽阔整洁,黄墙灰瓦的民居错落有致,横跨新村宋水街和旧村宋前街的连心桥下,清澈的溪水静静流淌,为村庄增添了几分灵动和妩媚。
“马上就是一年一度的乡村文化旅游季,我家的4间客房早就被太原的游客预订一空。”6月16日,记者见到村民李建平时,他正在和家人收拾院子,放下手中的工具,他满眼都是期待:“要做足准备迎接远道而来的客人,呵护好宋家沟的旅游招牌。”
李建平家在连心桥旁,沿街的门店经营着农家乐餐馆,后院是乡村主题民宿,房间的窗户被擦得透亮,院里小菜地里种了黄瓜、西红柿、玉米,屋檐下一排小红灯笼随风摇曳,充满了浓郁的乡村生活气息。
宋家沟景区举办游客背诗词兑换精美文创产品活动。
从2018年开始,宋家沟陆续建起了停车场、游客中心、标识路牌等服务设施,并着手打造乡村文化旅游季。如今,20多户村民开起了特色民宿,不少脱贫户在宋水街卖起了手工文创、地方美食,村里更是捧回了国家4A级旅游景区的金字招牌。
看着门前停车场上的旅游大巴和私家车络绎不绝,原本在外打拼的李建平决定返乡创业,去年6月旧房完成翻修,每间客房都配有地暖和干湿分离的卫生间。
“入住的游客来自全国各地,都夸咱们的环境舒适、服务周到。营业一年来收入3万多元,旺季的时候单月收入接近万元。”民宿生意越来越红火,李建平掩饰不住内心的喜悦。
说话间,20多名来毕业旅行的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生从院前路过,带队的李爱兰是村“两委”成员,工作之余自告奋勇当起了义务导游。
“村里的‘巧手坊’提供手工剪纸、布包、面塑等特色文创的培训、体验和销售服务,让村里的妇女也有了增收路子,‘节节高’旅游合作社更是结对帮扶11户农户年均增收5000元,还有生态采摘、民俗演出……”说起宋家沟的“旅游饭”,李爱兰有说不完的话。
沿着宋水街,慕名而来的学生们边看边听边问。“徜徉在绿水青山间,近距离感受到了宋家沟翻天覆地的变化,更感受到了脱贫攻坚取得的伟大成就。”贾一骁同学深有感触地说。
薛志浩
分享到:
民生热线:住房公积金缴纳多久可以享受公积金贷款?需要什么材料?灵活就业人员如何缴纳公积金?
忻州广播电视网  06-22 1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