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网消息(记者 王莉莉)在山西,有国家级代表性非遗传承人106人,省级815人,市级1855人、县级3502人。每一个数字背后代表着一种民间艺术,以及对艺术背后的一群追求工匠之心的传承者们。在山西省工艺美术馆院内,几面灰色的砖雕大墙,瞬间让人有种“穿越”的感觉。
王甫,35岁,传统技艺糖画师傅。
王甫在热锅里搅拌后,舀一勺糖,在石板上方或高或低,或停或走地画了起来,不到一分钟时间,一条小鱼就已完成。王甫说,在一些70后、80后的童年记忆中,糖画是一种快乐甜蜜的味道。
康冬云,83岁,非遗剪纸传人。
作为非遗传人,老人的“绝活”是所有剪纸无需打底稿,从头到尾一剪刀完成。对于手工艺的传承和发展,老人有着自己独到的认识。她说,使用是最好的传承,分享是最好的传播。
袁建华,51岁,非遗面塑传人。
她是土生土长的农村妇女,跟着家人从事面塑后,现在的她是国家级面塑传承人。现在,赶时髦的她结合“互联网+”,运用线上线下一体化的营销模式,除了收徒传授技艺,还将自己的面塑作品推向全国,让更多的人领略到山西面塑文化的艺术魅力。
王计汝,71岁,非遗剪纸传人。
60多年的剪纸生涯,让她可以不用画稿、不用眼看,瞬间即成作品,花虫鱼鸟、十二生肖、喜剧人物、民俗风情等信手拈来,令人叹服。为了把剪纸手艺传承下去,她除了收徒外,还经常去老年大学和中小学给学生们授课。
王博,38岁,非遗面塑传承人。
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一种流传已久的民间传统工艺。现在,这种工艺已不多见,而掌握这种工艺技术的人也越来越少。如今,面塑艺术作为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重视,作为太原面塑的第六代传人,为传承保护文化遗产,他走学校、进社区让更多人感受民间传统艺术的魅力。
解爱英,56岁,非遗堆锦传承人。
一块普通的丝绸,一会就变成雍容华贵的菊花。一块块普通的布料在她的手中,仿佛有了生命力一般。现在解爱英的徒弟有上百人,她说自己最开心的事就是这项工艺得到了传承。
“山西老陈醋”,中国四大名醋之首,经600多年的传承和发展,形成了一套与现代科学相匹配,以手工技艺为经验的山西老陈醋生产工艺,被认定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
工匠精神,是一门手艺,是一份严谨,更是一种态度。这是由山西手工艺者打造的世界最大的手工纯铜火锅。
2008年,国务院公布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平遥牛肉集团的冠云平遥牛肉传统制作技艺位列其中。它的振兴不仅是对老字号的发扬光大,更是对晋商文化的传承创新。
王甫用糖画创作的“【喜迎十九大 文脉颂中华】全国网络媒体山西行”作品。
【喜迎十九大 文脉颂中华】非遗传人坚守匠心 做最好的“中国制造”
分享到:
在山西太原,说起“药膳八珍汤”可能知道的人并不多,但只要提起“头脑”,就连小朋友都能告诉你最正宗的在哪里能吃到。
央视网  09-21 16:01
9月19日,2017中国平遥国际摄影大展在世界文化遗产名城平遥开幕。山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清宪宣布大展启动,山西省政协党组成员、副主席李悦娥,山西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外宣办主任张羽,晋中市委副书记尹乃明,市政协主席赵庆华,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任秀红,副市长辛琰,市政协副主席张鲜苹等省市领导以及国内外的优秀策展人、摄影师、新闻媒体代表出席启动仪式。
国际在线山西频道  09-21 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