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恩凤:绣女张恩凤

  • 发布时间:04-12 18:16
  • 新闻来源:
  • 责任编辑:王婧


    张恩凤1970年2月出生于山西省繁峙县梁庄村,山西省一级民间工艺美术师,繁峙县晋绣坊文化产业发展中心高级技师、技术副总监,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繁峙晋绣传承人。


    编者话:她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她用自己的一双手改变了人生,是她将繁峙晋绣与四大名绣相结合,将晋绣技艺发扬光大。

    山西民间传统刺绣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春秋时期的晋国,刺绣就独树一帜。近三千多年来,经过历代民间艺人的传承延续、不断创新,逐渐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和完整的体系。山西的晋绣就是其中之一,晋绣的传承谱系很多,以当前繁峙县有名的晋绣坊传承谱系为主。

    繁峙县晋绣坊文化产业发展中心有众多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参与,先后推出以《中国五台山全景图》、《东台日出》、《富贵牡丹》、《晋商图》与《西方三圣》等极具地域特色题材的画卷,2010年还作为山西民间工艺品的杰出代表,参展上海世博会山西馆,深受国内外各界人士高度赞扬。张恩凤便是从这里走出来的一位民间刺绣大师,而这些走出繁峙,走出山西的作品中,有很多便是她的作品,作为一名农村妇女的她究竟是如何走上这样一条艺术道路的。

    张恩凤从小就喜欢画画,在上学时就负责出黑板报,放假后就帮邻居们画花馍馍、画鞋样等等,村里每逢办喜事时,张恩凤也帮着去画门帘图案和鞋垫图案,在那时张恩凤说最喜欢做的事就是看母亲做刺绣,那时的她就想要能像母亲一样把自己喜欢的图案画出来再将它做成一幅刺绣作品,那该有多好啊。

    母亲看着女儿如此的喜欢,便让她试着制作一幅作品,在母亲的指导下张恩凤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件作品,一件绣着牡丹的门帘。在今后的艺术创作中,她更是把牡丹作为自己的挚爱。当我们问起为什么这么偏爱牡丹,她说因为牡丹是中国的国花,再加上牡丹绣制出来后颜色非常艳丽,她来到晋绣坊后,绣的第一幅作品也是牡丹,现在她的牡丹已经绣的活灵活现。

    在繁峙当地每逢嫁娶时,都有缝制鞋垫和一些手工艺品互相赠送的习俗,每当这时,张恩凤总是被大家想起的人,她绣出的鞋垫和门帘花样最多,样式最新,慢慢的大家让她做的鞋垫越来越多,村里人也开始给她一些辛苦钱,这让家境贫困的她也很是欣喜,她认为能为家里分担一些是她这个做女儿开心的事。

    就这样张恩凤在做这些手工艺品的同时,也提高了自己刺绣的技艺,在二十多岁时,她便有一个想法,就是给自己亲手绣制一件嫁妆。在绣制的过程中,张恩凤说当时觉得每天的飞针走线都已经融入了她的生命,再也不能放弃,随着自己的作品做得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好,张恩凤对晋绣有了全新的感受。

    结婚后的张恩凤把大部分的精力放在了相夫教子上,可她从没放弃自己对刺绣的追求,一次偶然的机会,她来到了晋绣坊。当看到那满墙惟妙惟肖的刺绣作品时,她就决定一定要来这里进行深造学习,发展自己的刺绣技艺。

    来到晋绣坊后,张恩凤先尝试着绣一些简单的图案,在绣制一段时间后,她还是想着要绣自己钟爱的牡丹,可是牡丹这个图案在她来之前晋绣坊并没有人将它绣制出彩,张恩凤便自己琢磨着试着做了起来,一段时间后,农村妇女出身的她硬是把牡丹成功的绣制出来。


    [SITESERVER_PAGE]

    在张恩凤的作品中为了将作品表现的细腻生动,她便在64色的丝线种类上进一步细分,每一种色又分为5至8种渐进色,每一种渐进色下面又可以分为5至8种色彩。这么多的渐进色和渐变色的运用可以使色彩自然过渡,呈现出的作品立体生动,这就对绣娘们的手艺要求颇高,刺绣中有时可能需把一根丝线劈成11根细线。张恩凤说这比她以前绣鞋垫要难很多,绣牡丹时针法多,颜色也多,颜色之间的过渡非得靠自己一次次的尝试才能绣好。

    张恩凤因为有较深的功底和勤奋学习的态度,晋绣坊决定将她作为重点培养对象,多次派她外出学习,学习归来后张恩凤大胆的将四大名绣的技艺同晋绣结合起来,对晋绣的技艺进行改良,从而形成了自己的刺绣风格。在各大活动中,张恩凤更是将晋绣的艺术之美展示的完美无遗,并屡屡获奖。

    2009年10月在首届中国特色农产品博览会“民间工艺展”上做了现场演示荣获金奖;她参与创作的《中国五台山全景》获得了2010年“天工艺苑·百花杯”,中国工艺美术精品奖银奖。2011年6月在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上做现场演示。2012年11月在首届山西工美博览会”上做了现场演示。因为以前没有出过远门,那次去农博会做现场展览时张恩凤很是激动,她感到了从未有过的满足感。

    看着张恩凤一步步的成长了起来,身为晋绣坊总经理、晋绣山西传承人的贺志坚将她提拨为晋绣坊技术副总监,并将张恩凤收为徒弟,成为了第五代晋绣的传承人,2012年山西省文化厅正式将张恩凤评定为山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晋绣传承人。

    平、光、齐、匀、和、顺、细、密是衡量一件好的刺绣作品的基本标准,而达到这一要求就需要绣娘们的巧手慧心。与其它流派的刺绣不同,晋绣在绣制过程中的最大特色是融合了剪纸的技法,即在土绣的基础上,用剪纸的方式把要表现的图案或情节剪出来,黏贴在土布上,用糨糊一遍遍地刮糨。张恩凤说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让布的经纬更加密实,为后面做好铺垫,剪纸和刺绣同时运用,最后呈现出的作品内里是剪纸,外面是刺绣,细节与轮廓完美融合,可这样复杂的工艺在张恩凤手中做的是那样的游刃有余。

    经张恩凤亲手带出的绣娘有10多人,而且有许多已成为晋绣坊的骨干绣娘。在教授过程中,她总是毫无保留的将自己的技艺耐心的教授给徒弟们,有时近乎苛刻的要求,也让徒弟们感到太严厉,可是在徒弟们的心中,能有这样的师傅是她们的荣幸。

    有一次,一个绣娘在赶制一幅作品,因为时间紧,在绣错一针后,她自己认为一针不为多,便自作主张没去改,张恩凤看到后,不仅严厉的批评了她,还让她重新绣制,在张恩凤眼里,一幅作品每针每线都必须运用正确,颜色过渡时一定要自然,在张恩凤的教导下,这名绣娘如今已经成为了晋绣坊的骨干绣娘,她还说如果没有师傅的严厉教导,一定不会有现在的成就,她说她为有这样的师傅而感到骄傲和自豪。

    是刺绣让她的人生充满了乐趣,并能以此让家庭生活得以改观,她希望农村妇女们一起加入到这个行列中来,改变自己的人生,创造自己的生活,把繁峙晋绣做强做大,把繁峙刺绣传承下去。


    (张倩)


分享到:

相关新闻